笑傲不群

空中雲舒雲卷

修真武俠

罡風如刀,雪似絮飄。
朝陽峰旁壹座小山峰,白雪皚皚,墓碑壘壘,為五嶽盟主華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111章 太華道君,這稱號不錯

笑傲不群 by 空中雲舒雲卷

2021-7-28 20:07

  易陽子大喜,眼中露出興奮神采,道:“掌門,這些都不難,如讓小孩從小受此熏陶,長大成人,必對道法心有親近,皈依道門機會大增,即使不入道門,也能得大道感化,誠信向善。”
  嶽不群亦喜道:“那此事就拜托道長,慢慢編撰,務求文理通順,直白易懂,嵌入生活,褒善貶惡,事事維系大道,宣揚道門真理。”
  易陽子道:“掌門,此等道經倒易編撰,但如何能讓人誦讀呢?”
  嶽不群道:“這由我來實施,我欲先在華山學堂、華山上下普及,然後向弟子家屬、外派下屬推廣,慢慢延伸到華山的合作夥伴。”
  “道院也要培養自己的弟子,派往各地傳授,解釋道義,以點帶線,由線及面,數十年不綴,必有收獲。”
  易陽子歡喜道:“道祖慈悲!掌門此法,有大功於道門。”
  嶽不群道:“大道無形,對於蕓蕓眾生而言,太過虛幻,我們全真侍奉太上老君,太上為道之化生,不如以太上之名,代道教化。”
  道教流派眾多,各自侍奉不同聖神,但嶽不群獨尊老子,因此,華山門下,也都侍奉太上老君。
  華山派祖師郝大通創立的道教華山派,在道教體系內並不顯赫,比之全真龍門,全真武當等大派大有不如,嶽不群想要改善道教華山派的地位,單以全真華山之名,恐難以奏效,故需另辟蹊徑。
  易陽子道:“此言大善。”
  嶽不群又交代了擴招道院弟子之事,並言將繼續招募道法教習等等,易陽子自無不可,並熱心向嶽不群推薦幾個相熟道士,嶽不群壹壹應承,表示會派人前往,此事既了,嶽不群遂起身告辭。
  光大道法,是嶽不群本願,但其中壹個重要原因,卻不宜提前向易陽子道出。
  華山開始籌備海外移民,這些千百年壹直生活在大陸故土的鄉民,壹去數千裏,雖心向財富和土地,但心中惶恐必不可言,為安其心,有必要給他們樹立壹個信仰為佳。
  心靈有所寄托,才能抵禦對故土思念,蘇軾曾道:此心安處是吾鄉。
  只有安心了,才能為新的家園盡心盡力,建設完善,才能為新的家園殊死拼搏,擋住豺狼。
  況且,大航海時代已經開啟,西歐傳教士壹步步逼近華夏文明,如果沒有堅定的信仰,容易被那些傳教士拉攏過去,不自覺就成了帶路黨。
  故嶽不群模仿後世壹些宗教做法,使道教理念切入這些移民的方方面面,使其時刻沐浴在道家教化光芒之下,向那些傳道士豎起壹道堅固的圍墻。
  現在的道家,主要走的是上層路線,道義上講究出世,出世了,也就離了蕓蕓大眾,這群眾基礎也就薄弱了。
  而壹個教派,如果沒有深厚的民眾基礎,不啻是無根之浮萍,大風壹吹即消散得無影無蹤,談何擴大發展。
  嶽不群就是想拾起被各大道家流派遺棄的普羅大眾,把全真華山慢慢切入到他們的生活中去,從小培養,潛移默化之下,對華山的發展必有極大助益。
  至於其中有人學識增長,要研究高深道法,華山派也有,即使有人改修其他道派教義,對華山來說,也不是什麽損失,反而把華山的教義擴展了出去,嶽不群是樂見其事。
  嶽不群雖尊崇出世之道,但在世俗管理中,卻不能依賴出世之道,反而需要入世。
  嶽不群暗暗藏著野心,想把自己的道德理念,融入到全真華山派裏面,再由全真華山派,向世人進行傳播。
  嗯,全真華山派,似乎有些局限了,既受限於全真,又局限於華山,初期使用尚可,等到了壹定的階段,需得重新改個名字。
  嶽不群壹路走壹路想,擡頭就看到山腰中高高佇立的太華堂,心裏壹動。
  太華教。
  這是壹個不錯的名字!
  太華,是華山雅稱。太,含有太上之意,華則可代表中華文明之意,真是最合適的稱謂。
  但這壹切都得慢慢謀劃,壹步壹個腳印去實施,所幸嶽不群現在時間並不缺,也有足夠的手段和實力去施展。
  嶽不群回到有所不為軒,就見穿得圓滾滾的嶽華,正站在院子門口,不斷向外張望,見到嶽不群走來,搖著小手喊道:“爹爹,吃飯了,快來。”
  嶽不群壹步跨到嶽華身前,伸手抱了起來,誇獎道:“華兒真乖,知道等爹爹壹起吃飯。”
  嶽華驕傲地仰著小臉,表功道:“華兒等了好久,能下山玩雪嗎?”
  嶽不群微微壹笑,道:“好吧,既然妳等了爹爹壹起吃飯,那下午就讓靜靜姐姐帶妳去山下玩雪,不過,妳要聽靜靜姐姐的話,不能亂跑,知道嗎?”
  嶽華奶聲奶氣道:“知道。”
  “吃完飯還必須睡午覺,睡醒了才能去玩!”
  “不能吃完飯就去嗎?”其實嶽華現在就想去。
  “吃完飯後,大家都在睡午覺,可沒有小夥伴陪妳壹起玩。”
  嶽華壹聽,只得接受道:“好吧,吃完飯就睡覺。”
  嶽不群抱著嶽華進了屋,寧中則正擺好碗筷,招呼兩人洗手坐下,給嶽華裝了壹小碗飯,泡了雞湯,讓他自己拿勺吃飯,問嶽不群:“玄清子道長身體還好吧?”
  嶽不群道:“氣色尚好,身子不太利索。”
  寧中則點點頭,七十幾歲的人了,只要無病無痛就好,又問:“妳找易陽子是有什麽事情?要擴大道院嗎?”
  嶽不群點點頭道:“我們華山派,說是全真壹脈,但近幾十年來,研習道法的人越來越少,已經名不副實了。”
  “現在經濟好轉,可以考慮增加修道之人,逐漸淡化江湖劍派之名,慢慢使華山成為真正的道門。”
  寧中則笑道:“師兄,妳這雄心也太大了,要成為天下之人共同景仰的道門,可不是打打殺殺就可以,還要經過各道門教派的認可,需得官府朝廷的冊封才行。”
  嶽不群道:“這是當然,但我們現在,有這麽好的條件,只要壹步步去做,總有成功之時。”
  寧中則笑道:“既然師兄有這雄心,華山派上下壹定會鼎力支持,或許過幾十年,就不再稱妳嶽掌門了,得恭恭敬敬尊稱壹聲,太華道君。”
  嶽不群哈哈大笑。
  “太華道君,這稱號不錯!”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