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魏

苍穹之鱼

历史军事

魏青龙二年。
蜀丞相诸葛亮十万大军出斜谷、越秦岭,进讨渭南,魏大都督司马懿 ...

杏书首页 我的书架 A-AA+ 去发书评 收藏 书签 手机

             

第六百零七章 云涌

争魏 by 苍穹之鱼

2023-5-14 20:35

  经过一冬一春的迁徙,蜀中又有几十万百姓迁徙至关中。
  刘备入主成都后,为了兴复汉室,采取四六征税、三丁抽一之策。
  官四民六,看似比曹操的官六民四要强上不少。
  但曹操实行的是屯田制,招抚的是身无分文的流民灾民,还无偿提供种子农具。
  刘备入成都,蜀中在刘璋父子治理下早已是沃野千里,百姓安定。
  汉中大战,蜀国实行男子当战、女子当运之策,可见对民力压榨之重。
  官四民六只是田赋,还有算赋、口赋,最狠的莫过于徭役,男女老少全部上阵。
  其后还有直百钱搜刮民间财富。
  所以杨峥的官三民七对蜀中百姓有非常大的吸引力。
  凡是迁徙到关中的百姓,第一年赋税全免,第二年减半,第三年全收。
  也就是说,前两年是给百姓休养生息的时间。
  杨峥虽然凶名赫赫,但威信也高,说杀人放火就一定杀人放火,说屠城就一定会屠城,颁布的政令公信力极强。
  这么多年也从无食言之事发生。
  官府也相对廉洁干练。
  前几批迁徙而来的百姓,全都实实在在的分到田地,而且是靠着水渠边的良田,消息传回蜀中,蜀中百姓不顾冬天严寒蜂拥而至。
  一排排新式村落建成,废弃的城池重新焕发生机。
  眼看着春耕在即,官府和百姓都忙碌起来。
  “关中人口近两百万,各郡县皆已充实。”索靖穿着一身短褐,一脸泥土,完全就是农夫模样。
  “耕牛、驽马。铁犁都分下去了吗?”杨峥问道。
  西北最不缺的就是牛和马,一个成年劳力,最多耕种二十亩地,有了耕牛和铁犁,耕作效率大为提升。
  “一里一百一十户,十一个什长,二十二个伍长,每伍一耕牛一铁犁,伍长、什长、里长全是军中退役将士,视大王政令犹如性命,今年刚刚立春,他们便已经在休整土地。”索靖事无巨细道。
  杨峥笑道:“如此,吾无忧矣!”
  正是这些退役将士,能让杨峥的意志传达到每一伍每一户之中。
  先秦之所以强大,正是在于其动员力。
  杨峥将退伍将士下放民间,既让将士们荣归故里,又让秦国动员能力深入底层。
  与商鞅变法有异曲同工之妙。
  不过伍长、什长、里长都不是世袭的。
  会有功绩考核,同样也在宣义司、镇抚司的监察之下。
  杨峥相信人心,但更相信制度,他们这一代会为大秦尽心尽力,但下一代下下代,就不一定了。
  乡土有最直接的土地利益,有利益就会有腐化。
  “幼安即为国家栋梁,无需事必躬亲。”杨峥看着索靖削瘦的脸道。
  秦国司马,却在田间耕作,这让杨峥觉得有些舍本求末了。
  索靖笑道:“大王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蜀中百姓新至,其心惴惴,臣亲自耕种,正是为了安他们心,显示我大秦重农之意!”
  “幼安真乃国士也!”杨峥心中佩服。
  有些人只是做做样子,但有些人却是真的在实干。
  华夏之所以强盛生生不息,归根结底还是因为有这些人。
  更为难得的是索靖出身士族豪强。
  所以士族豪强也并非毫无可取之处。
  关键看秦国的政治氛围。
  上梁不正下梁肯定会歪,司马懿以诈术窃取权柄,别人心中岂会不知?只是没有宣之于口而已。
  司马昭连皇帝都当街砍了。
  古往今来也算头一道。
  正与索靖商讨时,庞青和赵阿七策马而来,一见到他二人,就知道有大事发生。
  “大王,东吴果然出兵了!”
  索靖这个级别,已经能参与国家大事。
  所以庞青没有避讳。
  “哦?”杨峥心中一喜,东吴这帮人比自己还着急。
  “东吴上大将军施绩直扑襄阳,大将军丁奉也领三万吴军精锐溯江进入汉水,司马昭亲提十万大军屯于宛城!”
  还是中原财大气粗,荆州原本就有五六万大军,加上司马昭十万大军,又是一场二三十万人的混战。
  双方前几个月才互相结盟,屁股还没坐热,又拔刀相向了。
  盟友这种事果然不能相信。
  只有利益才是真实而稳固的。
  跟他们两家相比,周旨柳隐的两万多人,实在有些寒酸了。
  不是杨峥故意给他这么少的兵力,而是秦军自长安南下,翻越秦岭,顺汉水而下,路途遥远,若是兵力过多,后勤压力太大。
  这次出兵本来就是袭取为主,大张旗鼓,进兵反而缓慢。
  “双方接战没有?”
  “尚未大战,丁奉控制汉水,切断襄阳与樊城之间联系。”
  “不愧是丁奉。”杨峥赞叹道。
  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
  切断汉水,南面的襄阳就是瓮中之鳖。
  丁奉的意图不难猜测,汉水之北的樊城不要,只要汉水之南的襄阳,与南郡连为一体,巩固防线。
  而水军恰恰是吴军的强项。
  “如此看来,此战东吴胜算颇高?”索靖道。
  只要丁奉牢牢占据汉水,襄阳被攻破就是时间问题了。
  相比于其他几次东吴北伐,杨峥觉得这一次最靠谱。
  不过,这就要看襄阳城中的王乂能扛多久了。
  司马昭在宛城,也不可能坐视襄阳被攻破。
  魏国在新城一带也有不少水军,还是有一战之力的。
  “谁胜谁败,孤不知道,但吴晋大战,对大秦有百利而无一害!”
  东吴这帮人还真是牛,说干就干,绝不拖泥带水,十万大军还在岭南,北面就敢跟司马昭拔刀子。
  当然,这几年也正是东吴最能蹦跶的时候。
  再过几年,无论是占田制还是均田制,在国力上都会把东吴远远甩开。
  也可能是东吴的精英们看出了这些,所以才反复横跳。
  合肥拿不下,襄阳总要拿下吧?
  天下大势,似乎在朝着杨峥有利的方向转变。
  如果司马昭在荆襄与东吴死磕,那么自己是不是还能做点什么?
  比如拿回潼关,攻占河东?
  正想入非非的时候,十几名斥候策马从北而来,“大王,漠北诸部合兵四万,南匈奴出兵两万攻打朔方、九原、定襄!拓跋鲜卑亦出兵七万,挺进雁门,贼征北将军陈骞领三万步骑督后!”
  杨峥眉头一皱,漠北诸部就算了,但南匈奴和拓跋鲜卑还是有一定战力的。
  最大的威胁是陈骞,司马昭麾下硕果仅存的大将了。
  自己想弄司马昭,司马昭也处心积虑的想着搞死自己……
上一页

热门书评

返回顶部
分享推广,薪火相传 杏吧VIP,尊荣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