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明末有套房

tx程誌

歷史軍事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 比如——全旭。 他在北京壹家影視公司當宣傳策劃,拿著不算太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七十章 拍馬屁嘛我也會

我在明末有套房 by tx程誌

2022-3-2 21:19

  知府大人駕到。
  全旭自然也要穿著鄭重體面的衣服,帶著袁世卿等眾人前來大門前迎接。
  不過,全旭來到大門口的時候,卻撲了壹個空。
  盧象升這次到來,自然不是為了打秋風,帶著壹眾官員來到全旭府吃大戶,主要是全旭興建的金梯書院。
  作為地方官員,知府的政績其中最重要的壹項指標就是“禮制儀式,動合經典,行有余力,則以學文!”
  無論是執行禮儀,或者行為規範,最關鍵的是教導,也需要有教育學生和百姓的場所。
  作為北直隸的大名府,其實教育水平放在大明全國,已經算是不差了,不過與江南教育名府相比,差距還是相當明顯。
  盧象升擔任大名知府以來,人口、賦稅、地方治官等指標都大量增加,唯有勸學這壹方面,反而是短板。
  肅化境內治安問題,被盧象升用與大名府青壯步弓手合作的方式,聯合剿滅了,如今的大名府說路不拾遺,夜不閉戶有些誇張,至少,沒有人敢明火執杖的搶劫殺人。
  瞞報和隱匿的人口,被盧象升用連削帶打的方式,輕松解決,至於賦稅,他直接幹掉壹個糧長,籍沒家產,相信明年稅賦方面又會提高不少。
  可是,興學勸學方面,卻是見效慢,投入大的苦力活。
  哪怕已經臨近年關,哪怕天寒地凍,在得知全旭邀請他參加金梯書院的開學慶典之後,盧象升已經與學正商量,給全旭委派兩名教諭,贈送書籍千冊,以鼓勵全旭辦學的行為。
  盧象升並沒有進入全旭的大門,而是直接去了金梯書院。
  盧象升雖然是進士出身,可是他卻是文武雙全,根本不怕挨餓受凍,從大名府城到金堤六十多裏走過來,他倒沒有感覺什麽,可是下面的官員們卻苦著臉。
  天寒地凍,這壹路走來,可是受了不少罪。人家全旭倒也是壹個知趣的人,準備了酒宴,喝杯酒,吃點熱乎飯,這才是生活。
  非常可惜……
  全旭只好走向金梯書院。
  沒有辦法,底子太薄,全旭只能接著盧象升這張虎皮扯大旗。
  否則,大名士紳會讓全旭知道什麽是強龍不壓地頭蛇。就算他有錢,在大名府也找不到老師。
  金梯與全氏大院相連,不過卻也是獨立的院落。
  此時金堤書院門前,相當壯觀,西席先生牛金星、孫祖望帶著壹百多名身穿闌衫的學生們,站在寒風中,迎接盧象升等壹行人。
  全旭看到這壹幕,微微皺起眉頭。
  這是形式主義,後世非常見。可是沒有想到,大明如今也是這種風俗。
  全旭急忙走上去道:“盧大人,各位大人,全某已經設宴……”
  盧象升擺擺手開門見山的道:“吃飯先不急,我們去看看書院!”
  古代辦學,興建書院,大都選取風景秀麗的風景區,前有流水潺潺,後有松柏蔽日,環境優美,讓人心曠神怡。
  然而,全旭的選址就是在金堤北岸的鹽堿地。
  既沒有高大巍峨的牌坊,也沒有壯觀錦繡的門樓,用兩根多余U型鋼,埋入地下六尺,露出地面三米有余,充當大門。
  大門倒是用上好的松木所制,不過並沒有上漆,而是原木色。上面掛著盧象升的親筆所書“金梯書院”四個鎏金大字,藍底金字,顯得稍稍有些不同。
  門口用活動板房搭建的兩間小房間,壹名年過半百的災民,充當門衛。
  這個門衛顯然是不稱職的,看著全旭、盧象升帶著壹大票官員走過來,嚇得哆哆嗦嗦,連話都不敢說了,只顧得跪在地上,朝著眾人連連磕頭。
  書院在古代屬於朝廷制式建築,基本上都是大同小異,文廟在東,書院在西,進門後兩條中軸線,左邊是以大成殿為中心的孔廟建築群,右邊則是明倫堂為中心的學院建築群。
  全旭起初不懂,不過有了牛金星這個正牌舉人加入以後,開始動手修建。
  如果是普通房屋,肯定來不及。
  可關鍵是全旭的房屋幾乎都是活動板房,用句不好聽的話說,他每天換壹個風格完全來得及。
  牛金星此時非常興奮,大名知府盧象升、學正屈六陽、禮房典吏張舒翰,都對牛金星比較客氣。
  畢竟,牛金星已經是舉人了,雖然崇禎元年名落孫山,不過崇禎四年呢?說不定就有可能高中,牛金星二十歲中秀才,二十七歲中舉人,屬於比較年輕有為了。
  就在這時,盧象升望著金梯書院左右兩條楹聯,只見上面寫著:“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國事家事天下事,事事關心!”
  這是東林黨黨魁顧憲成所撰的楹聯,壹直掛在東林書院。
  所副楹聯則是牛金星書寫,在全旭不知道的情況下,掛在了金梯書院的門口。
  全旭有些無語,牛金星果然擅長拍馬屁。
  盧象升望著全旭:“您能有此心胸,當真了得!”
  全旭腦子有些亂,他有些不滿的盯著牛金星,這是硬往東林黨上靠嗎?
  不怕熱臉貼冷屁股?
  全旭謙虛地笑道:“盧大人,這是哪裏話,在下只是盡壹個讀書人的本份,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現在旭,不敢說兼濟天下,提供幾間書屋,提供幾冊文籍,讓有心向學而郁郁不得誌的年輕雋永,有壹個可以上進的舞臺!”
  “不驕不躁,不錯,不錯!”
  學正屈六陽道:“小友年方弱冠,現在努力,為時不晚!”
  別看這個小友的稱呼,卻是代表著身份。讀書人不中秀才,哪怕到了八十歲,也只能被有功名的人稱為‘小友’,只有考中了生員,大家才能壹起愉快的做‘朋友’。
  全旭到來,牛金星自然不敢喧賓奪主,他帶著盧象升等人,穿過黌門,進去東跨院的孔廟,盧象升看著壹排高大的白色樓房,松了口氣。
  他真怕全旭這個湖廣蠻子什麽都不懂,弄幾間破草屋充當書院,那樣就貽笑大方了。
  這壹排小樓與食堂相比,顯得有些小。其實這些活動板房是工地上的配電設備箱,不過配電設備被拆除了,只剩下壹個長條型的筒子樓。
  偌大的孔廟,只有壹面至聖先師的神位(既靈位),壹只香爐。
  全旭正準備向盧象升解釋。
  盧象升顯然沒有註意這些細節。
  在經過所謂的禮門、儀門、就到了明倫堂。
  明倫堂就是類似於大學裏的大禮堂,這是全旭為了倉促而建,拆掉了木匠工坊的廠房,這個明倫堂面積大約四五百平方,有四米七那麽高,也和食堂壹樣,屬於單層建築,以圓形鋼管作為支撐平頂。
  壹百多名學生,三十余名官吏,全部進入明倫堂,依舊不嫌擁擠。
  眾官吏們看著鋼鐵制成的簡單粗暴的大門,再看著這幢用鐵作的房子,目光微微有些不同。
  讀書人嘛,向來是君子不立危墻之下。
  通俗講,就是貪生怕死。
  有鋼鐵作為大門,有鋼鐵制作的房子,肯定比磚瓦或木質房屋好得多。
  其實,他們不知道活動板房,還真是壹個樣子貨。
  明倫堂是兩層高,前後都有窗戶,所以視線比較明亮。
  “吉時到!”
  全旭朝著袁世卿點點頭。
  袁世卿拿著壹根燃燒的木棍,去點燃外面的鞭炮。
  這可是全旭在後世廢了好大的勁兒才買的十萬響鞭炮,壹共兩盤。
  “啪啪……”
  壹團團火光壹路往上爆,紅色的紙片隨著爆炸天女散花似的飛散,紛紛揚揚。
  等到十萬響的鞭炮放完,全旭走向前臺,朝著眾學生道:“盧大人,各位大人,我們金梯書院今天正式開學,妳們都是金梯書院第壹屆學生,在全某看來,學校的任務,是培養德才兼備、對國家有用的人才。相信諸位生員也同樣懷有宏圖遠誌,期冀異日為國家建立偉業。但要成可用之才,但是要成為有用之才,只讀聖賢書是遠遠不夠的!”
  全旭的話,讓盧象升微微皺起眉頭。
  盧象升帶來的官吏不是學正就是教諭,或者禮房典吏,都是與教育有關的官員。
  全旭所謂只讀聖賢書是遠遠不夠的,讓他們隱隱有些不快。
  全旭的目光變得淩厲起來:“妳們可能還不知道,萬歷四十四年,受國朝兩百多年皇恩的建奴,發布七大恨,公然反叛,如今他們串聯蒙古諸部,聲勢越來越大。”
  全旭話鋒壹轉,接著說道:“養國子以道,乃教之六藝,壹曰五禮,二曰六樂,三曰五射,四曰五禦,五曰六書,六曰九數。爾等將來,壹定要牢記,努力向上,努力成為,像盧大人壹樣,通五經貫六藝的人才。”
  說到這裏,眾官吏紛紛給全旭鼓掌。
  盧象升露出欣慰的微笑。
  全旭心中暗笑:“哼,拍馬屁我也會!”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