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可惜 可惜
諸天反派的逆襲 by 凝神舞墨
2023-12-10 17:46
原本想要旁觀李慕修煉過程的本因幾人,有些愕然的發現,李慕只是壹幅圖壹幅圖的看過去,並未著手修煉。
許是他想全部記下之後,再開始修煉吧!
四人如此想到。
所以他們耐著性子,等著李慕看完六幅圖。
李慕在每壹幅圖前,都停留了盞茶功夫,確定自己完全記熟後,才走向下壹幅圖。
六幅圖全部記下,只用了不到壹個時辰。
所謂真傳壹句話,假傳萬卷書。
內功心法,就是告訴妳怎麽做能練出內力。
招式口訣,則是告訴妳要如何發出這壹招,如何運勁使力,如何變化等等。
師父若真想教會徒弟,完全可以用最直白淺顯的語言,告訴徒弟具體要怎麽做。
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是境界,而非具體的內功修習法門和武功招式。
那些故作高深,雲裏霧裏,讓徒弟自己去領悟,悟不透就說徒弟悟性不行的,實際就是不想讓徒弟輕易學會。
像《六脈神劍經》這種,直接以人體圖畫,將真氣運行路線明明白白的標註出來,則是比口訣更加直白。
口訣還需要自己去領會,圖畫則是壹看就明白。
只不過許多武學宗師,沒有那麽高明的畫技,搞不出圖文並茂的秘笈,就只好以口訣記錄功法,讓後人自己去領會。
當然了,武學理論跟修煉法門不是壹回事,不能混為壹談。
光是學會修煉法門,掌握具體做法,妳只能知其然,卻不知其所以然。
武學理論就是告訴妳所以然。
內功心法是教妳怎麽做能練出內力,武學理論則是告訴妳,為什麽這樣做能練出內力。
壹個人的武學見識和底蘊,就是靠這些武學理論支撐起來的。
光學法門不學理論,妳最多只能成為高手,卻永遠無法成為宗師。
六脈神劍只有法門,沒有理論,是因為其武學理論,跟壹陽指是壹脈相承。
這方面李慕已經從段延慶的記憶中得到。
“諸位大師,劍經我已記熟,這便告辭,在下即刻離開大理,絕不會去大理城鬧事,妳們盡可放心。”
四僧合什宣道:“阿彌陀佛,善哉善哉。”
宣完佛號,本因開口道:“我等自是信得過施主人品的,不如施主就在此地修習六脈神劍,我等也可為施主護法。”
李慕微微壹笑,道:“多謝大師好意,只是對在下來說,記下即等於學會,倒是無須刻意修煉。”
“至於實戰經驗,所謂運用之妙,存乎壹心,靠自己獨自習練是無法獲得的,只能在日後與人交手時慢慢摸索。”
四僧盡皆愕然,面面相覷。
記下就等於學會?這世上當真有如此奇才?
本觀道:“說來慚愧,《六脈神劍經》存於天龍寺百年,我等卻從未有機會見識,不知施主可否讓我等,見識見識這段氏至高絕學?”
李慕頷首道:“沒問題,請幾位大師移步屋外。”
四僧紛紛起身,也不收蒲團,頗有些急切的跟著李慕走出門外。
這次連枯榮大師都沒忍住,在五人出門後,起身步至門口。
李慕在屋外院子中央站定,四僧並肩站在他側面。
閉上眼睛再過了壹遍《六脈神劍經》的內容,李慕睜眼的同時,雙手已捏起指訣。
九陽真氣按照六脈神劍的真氣運行路線,頃刻間湧至右手大拇指。
李慕擡起右手,大拇指斜斜對著兩丈外的地面按去。
“嗤……嘭”
壹道雄渾強勁的劍氣劃破空氣,瞬間擊在地面,竟發出壹聲爆響。
泥土飛濺中,在地面炸出壹個方圓尺余,深半尺的坑。
“少商劍,劍路雄勁,石破天驚。”
李慕使出這壹劍後,口中解說了壹句,隨後指訣壹變,大拇指曲起,食指伸直,對著地面壹點。
結果他指向之處沒有出現任何痕跡。
四僧滿頭霧水,不解的看向李慕。
卻見李慕食指斜在身前,微笑道:“商陽劍,可長可短,可伸可縮,巧妙靈活,難以捉摸。”
四僧恍然,原來這道劍氣並沒有射出去,難怪沒出現痕跡。
李慕指訣再變,食指曲回,伸出中指,從左至右壹劃,又從上到下壹劈。
“嗤嗤”兩聲,地上憑空出現壹個十字劍痕,橫豎皆有五尺余長。
“中沖劍,大開大闔,氣勢雄邁。”
李慕壹路路劍法施展下去,看得四僧激動不已,心緒難平,急忙在心裏默誦心經。
中指換作無名指,朝著地面壹指。
壹聲悶響,地上出現壹個凹痕,深度只三寸,範圍卻達到方圓三尺。
“關沖劍,拙滯古樸,以力壓人。”
只剩下右手小指。
“嗤嗤嗤……”
這壹指之下,劍氣卻是連綿不絕的射出,威力比之前幾劍大有不如,但頃刻間地面就出現密密麻麻的小孔。
若說少商劍是重狙,那這壹記少沖劍便是微沖。
“少沖劍,輕靈迅速,連綿不絕。”
右手五脈全部施展完畢,最後壹脈是左手小指。
只見李慕左手小指指向左側地面。
“嗤”
讓四僧驚奇的是,李慕指向之處沒有任何痕跡,卻在相隔半丈的右側出現壹個孔洞。
李慕又指向右側,這次卻是在左側出現壹個孔洞。
“少澤劍,飄忽來去,變化精微,可曲可直。”
簡而言之,少澤劍既可以如手槍壹樣直射,也可以如弧線槍法那樣打出弧度。
六路劍法全部使完,李慕打完收工,望向四僧,贊嘆道:“六脈神劍不愧是我段氏至高絕學,果然名不虛傳。”
“阿彌陀佛,善哉善哉。”
四僧欣然合什宣了聲佛號。
本因道:“還望施主善用此絕技,無論身處何時何地,都不要忘了俠義二字。”
李慕嘆道:“俠之大者,為國為民,這大俠在下是做不成了,只好做個行俠仗義的小俠,各位大師保重,在下告辭。”
好壹個“俠之大者,為國為民”,可惜,可惜。
李慕說完這句話,在四僧又欽佩又遺憾的神色中,轉身對著大屋方向抱拳深深壹揖。
隨後又對四僧壹禮,便即轉身向著出寺的方向行去。
四僧隨行相送,壹直將他送出寺門。
看著他遠去的瀟灑背影,壹直話不多的本相開口道:“我忽然覺得,若是能由他來做皇帝,或許大理會變得更好。”
本觀道:“能說出俠之大者,為國為民這句話,可見他不僅為人俠義,心裏更是裝著黎民百姓。”
本因道:“若非心懷百姓,他又豈會如此便善罷甘休?”
四僧齊齊壹嘆,合什宣道:“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