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四章
烽火岁月 by ly2160046
2018-5-28 18:50
第三十六章 铸盾(1)
“抗美负伤了?”彭敏焦急地问道,“我说他这么长时间没有信来呢,伤哪儿了,重不重?”
“被美军投下的钢珠弹炸伤了,从肺部取出了三颗钢珠,没有什么危险,现在已经送回国内了,在桂林的陆军医院治疗呢。”
“你说的倒轻巧,这是要做开胸手术的!”
“手术还是很成功的,你就放心吧!上了战场哪能保证不伤着呢,你又不是没有经历过?”
“可这是我儿子,我能不担心吗?”
“也是我儿子,我也担心!说真的,我自己打那么多的仗没怕过什么,可是儿子在战场上打仗,我这心里却一直悬着呢,可怜天下父母心啊!小冲他们打得真漂亮!那次是美军精心准备的大行动,一次就出动了上百架飞机,仅用来对付高炮阵地的飞机就有40多架。燃烧弹、蝴蝶弹、钢珠弹都用上了,我们部队损失不小,伤亡了200多人。抗美所在的连队是伤亡最大的,连长和指导员都牺牲了,全连阵地上没有一个不负伤的,抗美表现得也很出色,带着伤作战,一直坚持到战斗胜利。部队打得英勇啊,仅这一仗,就击落击伤它31架!结果美国飞机有半个多月没敢再进入这个地区!”
“抗美将来一定会有出息的!”彭敏为儿子的表现感到欣慰,但仍不免有些牵挂,“这个仗要打到什么时候呀?”
“同美帝国主义打仗就要把他打怕了,打服了才行!不然他是不会罢手的!这样的仗恐怕还要打几个回合!”
“那。”
“你是担心抗美吧?参战的部队都是轮战的,抗美的伤个把月养好了,林教头他们师也就换防回国了。”
“抗美就可以回来了?”
陈大龙点点头。
苏瑞问道:“怎么,还想不通啊?”
陈大龙:“想倒是能想得通,现在天天坐机关,每半年到部队去飞几个起落,还吃着空勤灶,自己都觉得不好意思了,说实在的还不如不飞?”
“你就知足吧!医生严格禁止你进行跳伞训练,腿里那根钢筋这么多年了也一次没有换过,阴天下雨的就会不舒服,勉强让你进行歼六改装就算不错了。这次让你停飞也是空军首长对你的照顾了!飞行员的飞行寿命总是有限的,只不过是早晚的事,这是自然规律,我也再飞一年时间也不能飞了!”
“没仗打了,飞与不飞有什么不同?这回可是真的折翼矣!”他叹了一口气。
苏瑞也沉默了片刻,他能够理解停飞对每一个飞行员都是很残酷的而又不得不去面对的。战斗机飞行员的飞行寿命一般不能超过43-45岁,他们两个早已超过了,就是身体条件超好,其反应能力,处理特殊情况的应变能力也都会慢半拍。长年飞行且现处在领导岗位上的他们,对停飞是能够接受的,只是心里还有着难以言表的苦楚而已。
“你这家伙呆在作战部里,整天研究打美蒋进犯的飞机,侵越美军飞机的活动规律,还说没仗打?你还想象当年那样在战场上冲冲杀杀呀?”
“我知道,年轻身体好的飞行员有的是,就是真的有敌机入侵,也不会再让我上天去打了!只是在这机关里蹲久了,我自己都觉得这浑身都是霉味了!”
“你呀,好好管住你那张嘴巴,说话注意点儿好不好?特别是跟领导!我已经是不止一次两次地提醒你了?那些老领导、老上级知道你的脾气,不会跟你计较什么,可不熟悉你的领导就会认为你是骄傲自满,耍大牌儿!”
“我有什么可骄傲的,不就摔断了腿吗,那也不是什么光彩的事?再说了,许多老红军胳膊都少了一只,我这条腿毕竟还在呀?现在不是有一句话吗,不要吃老本,要立新功!”
“记得当年罗政委曾跟我们说过,要立德立功立言。现在你们家客厅里还挂着呢!立德立功你是没的说了!立言的本意虽说是要有学问和着述,但是对你来说,则是要慎言之!”
“你提醒的对!我也知道自己这个臭毛病,改起来也难矣,彭敏也没少提醒我,慢慢来吧?唉,我说老苏,把我调到部队带兵去吧,哪个部队都行,我不适合在机关里呆着,这你知道。”
“请你来也是想跟你谈这个事儿,我和司令员政委他们都商量过了,想让你去工程兵师当师长。只是----你现在已经是正师职了,这个位置只是平调。”
“平调就平调,只要是正职就行,要干就干正的,老子不干副的!”
“看看,刚说过,又来了!”
“对,对!慎言,慎言之!”
“现在跟北边的关系很紧张,随时都有打起来的可能!为了应付可能发生的战争,毛主席提出要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空军首先在三北地区有条件的机场打山洞藏飞机,这你是知道的。”
陈大龙略思片刻说道:“我们的国防战略方针是积极防御,但是为了防止对手在第一波的突然袭击中给我们造成重大损失,预先铸造好盾牌是必要的。”
“就是这个道理。从另一个角度讲,我军的武器装备与对手相比还始终处于落后状态,在剑不如人的情况下,铸盾就是最好的选择。保存我们的有生力量,反手一剑,这也是在抗美援朝中总结出来的。有人提出,与其花大价钱来铸造盾牌,还不如用这些钱来改进武器装备?”
“我们现在的主战飞机歼六与美苏大国的主战飞机性能差距不是特别大,但是从数量、质量和飞行员的训练上都远远不如对手。再说了,空军武器装备的改进周期比较长,难度很大,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特别是飞行员的训练,这些年一直是政治挂帅,思想领先,飞行训练的蓝本本让位于毛主席着作的红本本。政治学习是必要的,可飞行训练时数越来越少,技术越来越生疏了。我们一个战斗机的主力团长到一个友好国家去当顾问,问起对方一个普通飞行员的飞行时数,结果他的飞行小时竟然比我们这个当顾问的主力团长还多2倍,简直成了笑话。真打起仗来怎么行啊?好啦,不说这个了,北边现在是大兵压境,战争迫在眉睫,短时间内集中优秀的人力物力资源铸造盾牌是迫不得已而为之,但也不失为上策啊!东北一些机场已经开始打了,部队都没有经验,工程进展很慢,人员伤亡也多,需要加强这方面的领导。你小子也算是临危受命吧!”
陈大龙没说话,他感到了一股无形的压力。
陈援朝入伍了,虽然还不符合应征的年龄。陈大龙和彭敏都是文化人,又都出身于耕读世家,传统古老的家风在他们的家庭中自然延续着,加上建国后全新的社会主义教育模式,学生学习的目的不再是“学而优则仕”了,而是成为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科学家、工程师。他们的三个孩子也都很争气,在同年龄的孩子中学习成绩始终名列前茅,不久的将来考上名牌大学,实现其远大理想既是孩子们的梦想,也是他们的期盼。但是,正在进行的文化大革命使得这些梦想和期盼变得遥遥无期了,大学不再招生了,学校停课,工厂停工,毛泽东主席一声号令: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全国掀起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高潮。在当时,除了上山下乡之外,另一条可供选择的路就是参军入伍。这对于军人家庭出身的孩子来说是得天独厚、近水楼台的,十五、六岁就纷纷入伍参军,好听的说法是送到部队大熔炉中去锻炼,多数的家长还是不想让子女到农村去受苦。陈大龙的三个孩子理想是科学家、工程师,但是从小生活在军营中,天天听着嘹亮军号声长大的,对军队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骨子里都渗透着军人的基因。继承父业,保家卫国,拼杀疆场,在当时成了他们不二的选择。
陈大龙和彭敏自然也很高兴,陈援朝当的是空军地勤兵,明天就要到飞行部队去了,今晚他们精心地做了一桌饭菜,算是给儿子送行。
“地勤工作最重要是责任心,国家财产和飞行员的人身安全都交到了地勤人员手中。所以要认真学习,熟练掌握机务维修技术,加强工作责任心。”陈大龙嘱咐道。
“知道了,爸,您就放心吧!空军地勤就地勤,总是跟飞机打交道吗,只要能当兵就行!”陈援朝一脸喜色的说道。
彭敏知道他还惦记着当飞行员的事:“选飞行员你的年龄还不够,等一等再说吧?”
陈抗美和陈和平都阴着脸,一声不吭地往嘴里慢慢扒着饭。
“部队上有规定,可以在入伍一两年的优秀战士中选拔飞行员,到时候能不能选上还要看你的表现和造化了!”陈大龙说道。
“这没问题!我保证第一年就把五好战士的喜报给你们寄回来!只是真要选飞体检的时候,老妈可要手下留情啊?”
彭敏笑了笑:“现在就走后门了,你妈是体检医生,但也必须遵守原则,当初对你爸也是严格把关的。”
“总要有灵活性吗?”
陈抗美憋不住了:“我呢,当飞行员是没戏了!空军干不了,我就去当陆军!”
彭敏看了陈大龙一眼,说道:“抗美,你想参军我和你爸都支持,只是你身体刚刚恢复,最好再养一养,明年再走也可以吗?”
“爸爸的意见呢?”陈抗美看看陈大龙。
“我尊重你妈的意见。”
陈抗美执拗地说道:“不管你们同意不同意,我今年都要当兵去!你们不帮忙,我自己有办法!”
彭敏担心他的身体,劝道:“晚一年再走不行吗?就一年,妈妈答应你!”
“一年,一年时间多长啊?有仗打也赶不上了?”
“你呀,就象你爸似的,就那么想打仗?”
陈抗美:“参军是为了保家卫国,赶上战争了是我们的幸运!”
“儿子象我不错。不过不是我们想打仗,是人家要跟我们打仗,我们不得不打!我们不是好战分子,不会主动去打别人。但是如果别人打来了,我们也会毫不犹豫地打过去,而且要打就打赢!你在越南给你妈写的那封信,对战争的看法就很有见地,我和你妈妈都很欣慰。”
“真的?那爸,你同意我当陆军了?”抗美高兴地问道。
“就算同意了!”
“那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