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悲悯将军 by 祁连岫云
2018-5-27 06:01
出发之前,政委下令炊事班专门为李木生做了一大碗热气腾腾的青稞糊糊,并且上上下下又凑了一些青稞面交给了他。当团长把心爱的战马缰绳递给李木生时,万分不舍地轻轻拍了拍马的脊背,然后嘱咐他道:“不要离开路标太远,找不到就回来,我可不想搭上我的副团长。”
“等等。”李木生正要上马,政委拿着一壶不知哪里弄来的青稞酒走来,“带上这个,晚上冷,不要贪睡。”说完,脱下自己身上的羊皮背心给李木生穿上,然后拍拍他的肩膀说:“去吧,我们等你回来!”
李木生二话没说,飞身上马,在马上庄重地给政委和团长敬了个军礼,然后打马向草地飞驰而去。
目送着李木生离去的背影,团长感叹道:“战争催人成熟呀!他参军的时候还是个小娃娃,我是看着他长大的。”说到这儿,心里感到一阵难受。他最怕战场上的送别,因为谁都不知道这一别会不会就是永远?此刻木生单枪匹马重返草地,重返那片刚刚吞噬了数以千计的红军战士生命的恶魔之地,这一去将意味着什么,他当然是清楚的。他为木生的壮举而感动,更为他的安危而担心。
“是呀,木生机灵勇敢、重情重义,很得战士们的喜欢,是块带兵打仗的好材料。等他从草地回来,咱们一定为他好好庆贺庆贺!”政委嘴上这样说,心里却充满了“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悲壮。
就这样,他们心里虽然都笼罩着一种不祥的预感,但谁都不想说破。他们是唯物主义者,从来不信鬼神,然而他们又是战争的幸存者,他们之所以能够走到今天,除了有坚定的信念支撑之外,恐怕就要靠命运之神的眷顾了。因此他们在心里不约而同地为木生祝福着,希望他好运,希望那些困在草地里的战友们好运。
送战友出征,永远都是庄严和悲壮的。军人的勇气和军人的担当,就是在这一次次的壮别和一次次的凯旋中凝聚成了军人的荣誉和勋章。
团长和政委伫立在雨中,默默地望着李木生远去的身影,直到消失在草地的深处。
6.单枪匹马重返草地
当李木生再次走进草地时,草地已经没有了人声。在他面前厚厚的云层严严实实地压在草地上空,并随着阵阵秋风不安地涌动着,一会儿飘下一阵雪,一会儿扔下一阵冰雹,一会儿又洒下一阵雨,使得草地遍地是泥水,触目是被砸倒的秋草。李木生只身一人穿行在苍凉的天地之间,这与大部队一起行动不同,孤独中他心里感到过软弱,也有过一闪即逝的恐惧,可是当他看到路边那些新添的坟茔,便全然忘记了这些,心中只有一个信念,就是一定要找到老班长,绝不能让他成为葬身草地的又一名烈士。
然而整个下午的寻找毫无结果,夜幕悄悄降临了寂静的草地,雨终于停了。李木生找到个稍微干些的高地坐下,吃了几口炒面,紧紧裹着政委给他的皮背心,准备扶膝打个盹。就在他迷迷糊糊正要睡着的时候,忽然狂风大作,风撕扯着草地,发出狮吼般的呜呜声。他知道这样的夜晚是不能睡的,睡过去也许就再也醒不来了。于是赶紧掏出政委给他的酒灌了几口,然后牵着马找到一个背风的地方,与马紧紧依偎在一起。黎明时风停了,草地用宁静迎来了冉冉升起的朝阳。自从部队进入草地以来,李木生第一次享受到如此晴朗和温暖的早晨。
新的一天开始了,李木生先把马牵到一个坡上,让马吃了个饱,然后翻身上马继续向草地深处寻去。
这时湛蓝的天空万里无云,一排大雁嗷嗷叫着越过头顶,踏上了迁徙的征途。望着振翅南飞的大雁,李木生忽然想起了家乡,想起了妈妈。他最后一次见到妈妈是在红军九打吉安的时候,那天他第一次负了伤,躺在战地医院的地上。忽然他看见妈妈走了进来,妈妈是小脚,只见她费力地挪动着步履,走过每一个用稻草铺就的病床,焦急地寻找着自己的小儿子。那一刻他落泪了,他不想让妈妈知道自己的伤情,更不想让妈妈为自己担心。于是他赶紧埋下头,用手臂挡住了脸。不知今生是否还能见到妈妈?想到这儿,他心里涌上一阵难过。
就这样李木生坐在马背上,一边搜索前行,一边任由思绪信马由缰地在过去和现实中穿梭往来,不知不觉中日头已经过了正午。
初秋的高原,午间直射的阳光依然火辣辣的让人感到燥热。被晒得口干舌燥的李木生,环顾四周,急需找点水喝。这时他发现远处有个水坑,再仔细一看水坑旁边似乎还趴着一个人。他立刻打马上前查看,果然一名红军战士正趴在地上,手里还拿着一个破茶杯。李木生急忙下马,跑过去,扶起那个战士。可是战士的身体已经僵硬,他牺牲了。李木生在水塘旁边找来一些枯枝野草,覆盖好烈士的遗体,他正要离开,视线却被战士身后那长长的爬行轨迹吸引过去,心想这个战士是从哪里来的?在他来的方向上会不会有迷失的部队?这个想法让他一下兴奋起来,他顾不上找水,飞身上马,沿着那个战士留下的痕迹一路追踪下去。
不知走了多久,也不知走了多远,牺牲战友的遗体变得多了起来。这么多牺牲的战友竟然同时出现在这个区域,他判断老班长他们一定离这里不远。他开始扩大搜索范围,并且一边找一边高喊道:“老班长。老李。我是木生。”喊完之后,又掏出枪,向天空连放了几枪。
不一会儿远处传来一声枪响,隔了片刻又是一声。枪声在寂静的湿地中显得尤其清脆,他听出来了,那是手枪的声音。他们一定还活着!李木生激动地向枪响的方向搜索前进。走了一会儿他登上一个高坡,眺望四周,他发现在前方一个背风的坡上影影绰绰地好像躺着好多人。他真想纵马飞奔过去看个究竟,可是那里已经偏离路标很远,草地险恶,隐藏在草下的泥潭不容他逞一时之快。他耐心地一步一探地向那个山坡靠近,约莫走了一个多时辰,他终于看清了山坡上的情形,那些山坡上的人影的确都是红军战士,足有五、六十人。他太高兴了,总算把他们找到了!
李木生一边高喊着:“同志们,你们好!我可找到你们了!”一边向他们跑去。可是当他来到山坡前时,却被眼前的情景惊呆了。山坡上到处都是或躺或坐的战士,他们中有的几人一组,抱着枪,背靠背挤坐在一起,有的一动不动地躺在地上。无论他怎么喊,战士们没有一人站起,也没有一个人回答他的问候和问题。直到这时他才发现,他们饿得竟连说话的力气也没有了,若非那些无力地望着自己的眼睛里还有一丝生命的灵光,他们简直就是一座座泥塑。
李木生焦急地喊着老班长的名字,走过一组组神色木讷的战士,终于在一个平坦的土坡上找到了被战士们簇拥在中间的老班长。只见他头歪在一个战士的肩上,拿着手枪的右手绵软地摊放在一侧,双眼紧闭,面如土色,显然已经陷入了昏迷。李木生扑上去,一把把他抱起来,不迭声地呼唤着:“老班长,老班长。我是木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