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书首页 我的书架 A-AA+ 去发书评 收藏 书签 手机

             

第十章

悲悯将军 by 祁连岫云

2018-5-27 06:01

  周骏鸣讲完之后,彭雪枫代表所有新来的干部,感谢团长和政委的款待,接着他给大家介绍了正面战场和八路军抗敌斗争的情况,最后他说:“同志们,我们的时间是紧迫的,任务是繁重的。我们要有应对困难的思想准备,要在搞好训练的同时,发扬我党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做好党的抗日统一战线的宣传工作。根据中央精神,在敌强我弱的战争态势下,为了配合正面战场的作战,我们今后的主要作战方式,将是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配合以有条件的运动战。我们要深入敌后,广泛发动群众,建立抗日根据地。在座的各位都是从抗大和八路军抽调出来的骨干,朱老总让我嘱咐大家,要放下正规军的架子,虚心向游击队的同志们学习,搞好团结,扎扎实实地搞好部队的建设。”

  这顿饭大家吃得很香,喝得也很痛快,连日来大家风餐露宿,已经好久没有吃过这样的踏实饭了。

  饭吃到一半时,李木生的新搭档一营营长成钧从扩兵的乡下赶了回来。他进来后便来到团领导的桌前:“报告团长,因为山里下雪,路不好走,我们回来晚了。”

  团长拉他坐在身边,说:“辛苦了。来,先喝点酒,暖和暖和。”说着让警卫员加了一套碗筷,又给他斟满了一碗酒。

  吃着饭,成钧把扩兵的情况简明扼要地向团领导做了汇报。待他汇报完毕,参谋长对成钧说:“来,去认识一下你的政教。”说完给成钧斟满酒,然后领着他来到李木生的身旁。

  见赵参谋长带着一位彪形大汉来给自己敬酒,李木生立刻猜到这大汉一定就是成钧。成钧高大魁梧,相貌堂堂,因为刚从乡下赶回来,身上还挂着泥水,四方大脸红红的,透着一股虎虎生气,一看就是一员虎将。李木生在来竹沟的路上,听同行的二方面军的同志介绍过他,今天初次见面,果然名不虚传。李木生忙站起来,举起了酒碗。他不善饮酒,而且经过几度推杯换盏,早已喝得面红耳赤,但是与营长初次见面的酒是不能含糊的。

  “来,我给你们介绍一下,”参谋长一手端着酒碗,一手亲切地搭在李木生的肩上,对成钧说:“他就是你的政教李木生,曾任一军团和三军团的副团长,带兵和作战的经验都很丰富。”接着他对李木生说:“成钧曾是二军团的团长,他们团是二军团的拳头部队,他是敢打敢拼的一员猛将。”

  听参谋长做完介绍,李木生对成钧说:“营长的威名我早有耳闻,今日在此幸会,木生先干为敬。”说着,他豪放地举起酒碗,一饮而尽。

  与李木生对成钧的印象恰好相反。初见李木生,成钧感到有点意外,没想到自己的政教是个精干机灵的小伙子。他听一位认识李木生的人说,李木生曾是他们的文书,既然是文书,一定是个知识分子。他自己是个粗人,不喜欢与酸文假醋的书呆子打交道,因此在心里就不大喜欢这个未曾谋面的政教。可是见到李木生之后,他的感觉一下被推翻了。眼前的李木生并没有戴着眼镜,举手投足显得不温不火、不卑不亢,热情中透着质朴。

  李木生的豪爽立刻感染了成钧,于是他也举起碗,与李木生的碗碰了一下,然后也是一饮而尽。见他们二人颇有一见如故的意思,简单的寒暄之后,参谋长便到其它桌子热闹去了。参谋长走后,成钧干脆拿过一个凳子,坐在李木生身边,与他谈起了营里的情况。

  11.重逢老班长

  部队建制确立之后,团长一声令下,部队开到了信阳进行整训。对刚刚成立不久的八团来说,不要说武器弹药,就是大刀片子也不能保证每人一把,于是红缨枪、匕首和其它各种利器都成了战士们手中的武器。成钧和李木生领导的一营共有三百多号人,只有一半人有枪,而且多是老掉牙的连膛线都磨平了的汉阳造,全营仅有十几杆从八路军带来的刚缴获的三八大盖和友军赠送的中正式步枪,因此这些枪都宝贝似地拿在营里的骨干手里。由于枪弹有限,新兵都没有枪,可是新兵最想摆弄的恰恰就是枪。为了让大家都能摸到枪,成钧和李木生一商量,决定训练以连为单位,进行科目轮换,当一连进行射击训练时,二连进行刺杀和投弹训练,三连则进行团里规定的土工作业和其它单兵战术动作训练,三天一轮换。

  这天,李木生带着三连的战士练习过独木桥。部队即将东进,江淮地区河汊纵横,水网密布,过河的本领迟早都会用到,因此过独木桥就成了他们的必练科目。就在这时,李木生听到一个熟悉的声音喊他,他转过头循声望去,只见河对岸有个熟悉的身影向他使劲挥手。那不是老班长吗?他怎么会在这里?

  李木生把训练交给连长,自己三脚两步跨过独木桥。他高兴地说:“我不是做梦吧?你不是跟八路军走了吗?怎么会在这里?”

  老班长说:“在临汾我遇到了赵启民,他去武汉办事,办事处派我护送他们去武汉。谁知,到了武汉周恩来不让我回去,说临汾办事处就要撤了。后来我被赵参谋长带到这里。”说到这儿,他放低声音,“你看看这些战士,有的还拿着红缨枪呢,好像回到了当年的赤卫队。说真话,我真不想来,想回老部队,可是军令难违呀!”

  李木生嘿嘿一笑,说:“离开老部队心里总不是滋味,去年我们团随八路军开赴前线时,我难受得都掉泪了。”说到这儿,他转而问道:“这些天怎么没有见到你?”

  老班长答道:“我带特务连筹粮去了,顺手打了两个恶霸的浮财。”

  “让你筹粮,那不是大材小用吗?你现在的职务是什么?”

  “参谋。”

  李木生开玩笑说:“参谋不带长,放屁都不响。”

  老班长笑笑说:“什么长不长的,咱们还能活着已经是万幸了。不过老赵说了,以后咱们要变成孙猴子,钻到铁扇公主的肚子里去闹。就是说训练一结束,部队就要东进,到敌后去建立根据地,发展壮大抗日武装。所以我们的干部不是太多,而是不够,尤其是像咱们这样的从长征过来的人,要想带兵有的是机会。”说到这儿,他忽然想起了什么,说:“我见到你哥哥了。”

  “真的!他在哪儿?”

  “在武汉,当了国军的营长,和他的师长一起到咱们办事处办事。他的师长也是吉安老表,那天我们一起聊天,你哥哥一听说我是延安来的,就追问是否见到过你?我把你好好夸了一通,当我告诉他你长征时就是红军的副团长了,他还不服气呢。你知道他现在叫什么吗?”不等李木生发话,他自问自答道,“他给自己改了名子,叫李中山,与孙中山同名,野心不小吧。”

  李木生笑说:“不服也不行呀!在家里,他个子高,长得又一表人才,从小就看不起我。当年他是因为赌博输了钱跑掉的,后来听说参加了北伐,当了营长。一晃十年了,还是营长,怎能服气呢?”
上一页

热门书评

返回顶部
分享推广,薪火相传 杏吧VIP,尊荣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