喋血对决

河南王平

玄幻小说

内容简介
48年下旬,解放军368团在开封、郑州战役胜利后尾追国民党残部至黄河北 ...

杏书首页 我的书架 A-AA+ 去发书评 收藏 书签 手机

             

第七十二章

喋血对决 by 河南王平

2018-5-28 18:50

第十二章 城防图(8)
  二憨拉着车左右躲闪着想往前冲。
  张驴剩拨出枪,拉开枪机,将子弹顶上膛,拦住车、抬起车把。他举枪对准二憨喝道:“要命的别动!举起手站一边去。”
  李奎屯从黄包车后工具箱搜出一把曲尺手枪,他立即举枪对着蒙帘车篷大喊:“扔出武器,举起手慢慢出来!要是敢动一下就没命!”
  没人应。李奎屯示意张驴剩上去搜查。张驴剩走近车篷,用枪管撩起帘布。
  “包(别)乱斜吼!”坐在车篷里的人撩布帘探出半截身子,他身穿黑棉袄、头戴护耳棉帽,口罩包着大半个脸,鼻翼上架了一副茶色眼镜。
  “嗨!恁是只认阎罗不认巡查的小鬼喽?”张驴剩伸手一把揪住那人往下拽:“滚下来!”
  “啊!”在场人全愣怔了。车上人慢慢扯下口罩,竟然是顾汴生。张驴剩更是傻了眼。
  二憨上前问:“先生,还去南瓦窑吗?”
  顾汴生气哼哼地挥手说:“愣啥!打道回府!”
  南瓦窑土路上。“嗨!站住!”军警向远处观察,平端起冲锋枪。
  一个短打扮的男子从路旁树丛中闪过,仓皇往西北窜。
  军警和便衣队员合围过去,抓捕了男子。
  特务马熊手持画像,上前对了对相貌,哈哈笑说:“快去报告顾处长,共匪负责人老杨被俺逮了个正着。这头功非俺莫属!”
  被捆绑住胳膊的男子咧嘴委屈地说:“长官,冤枉死了。俺是思邈药局的伙计呀。”
  “放屁!药局伙计,干嘛贼头贼脑的见俺们就跑?搜身!”
  “这不是到南瓦窑东坡来送药,收了钱急着往回赶吗。努,这不是药钱和药方么。”
  “咦,真是恁?”一个特务认出他,说:“马熊,他真是十字街药局的伙计,前儿个俺在药铺抓药还见他咧。”
  “爬恁娘咧逼吧,快滚!”马熊狠踢了药局伙计屁股一脚。
  “哎!恁咋?”
  特务瘦狗仅穿上衣光着屁股趔趔趄趄地跑过来,跺着脚快冻僵了。他解释说:“刚才在苇塘边屙屎,不小心手枪从裤兜掉进水里了。俺脱了棉裤,放在岸边,破冰下水摸枪。”
  “嗯。”
  “他娘的,过来俩乞丐,趁俺不注意,抱起衣服和皮鞋就跑。”他苦着脸,手捂住下身,喊:“甭臆症啦,快把大衣脱下来给我披上呀。”
  “哈哈哈!恁咋阵信球咧(这傻)!”
  赵济民在药局伙计的掩护下沿沟坎绕过哨卡往十字街去。远远又看见骑兵巡逻队,他跑进路边的关帝庙。寒风里他跑出一身热汗,侧身躲着,气喘嘘嘘地想:“顾汴生经验丰富,使出日本鬼子当年‘铁桶围箍’的战术对付地下党。俺咋感觉着自个儿像个还没被捕获但深陷包围圈的动物。”
  余英混在豆腐汤馆的食客中间,等着赵济民的出现。她右眼皮老是不停乱跳,恐怕会有啥大麻烦。今早她回到娘家宅院时就发现有不对劲的地方。院门外多了个钉鞋摊,还有几个佰生人在附近闲转悠。她刚开锁进院不久,一个衣冠楚楚,自称面粉公司职员的中年人闯进院里自称是求租空房。他口齿伶俐,眼神活泛。余英推诿说没有空房,将那人赶出去。
  “余英!”
  “啊!!”她发现自己竟然恰巧与叛徒程丽丽坐在一条长凳上,躲也来不及了。
  程丽丽以为余英还不知道自己叛变,向身后坐着喝汤的两个特务使了个眼色,热络地跟她打个招呼:“英子,喝罢汤莫(没)?”
  “嗯!”
  余英抹嘴撂下碗,从馆子疾步出来。程丽丽示意两个特务紧紧尾跟其后。在摩肩接踵的国祥剧院门口,余英突然拿出事先买好的电影票,挤进剧院。两个特务想冲进去,被验票员拽住。几人扭扯撕打起来。验票员从口袋里摸出哨子,“嘟嘟”报警,宪兵巡逻队立即赶到,通通带走。
  余英从影院偏门走出时,已经装扮成胳膊挎菜篮,穿蓝靛色旗袍、褐色平底布鞋的普通市民。
  赵济民趁着大雪纷纷扬扬,钻胡同、穿巷子费尽周折躲过盘查才到了十字街。他又化装成一个胡子拉碴、颤悠悠的柱杖老汉,还用假痦子掩饰脸庞。
  在复兴路十字街口,一辆急驰的军车险些撞上他。中士司机探出头大骂:“找死!”赵济民与正乘车赶往城防司令部的与顾汴生擦肩而过。
  路口有侦缉处特务在设卡检查。赵济民不敢冒险,退回来准备走背街。他的犹豫,引起特务和团丁的怀疑。
  “站住!嗨!老头,说恁那,站住!”
  赵济民假作耳聋,没停步往背街走。两个便衣特务似乎看出破绽,不动声色地追过来。
  赵济民拐进拐出两个胡同都没甩掉跟踪的特务。在往北的最一个路口,他扯掉假发、撕去胡子,将长衫卷起掖入腰间变成一身短身打扮,同时用拐杖狠狠捅了几下屋檐下那个有小西爪个头大的马蜂窝。“忽”不计其数的马蜂受惊后纷纷飞出蜂巢,迎头对着尾随而至的两个特务劈头盖脸,像缝纫机针头似的一阵猛蜇。两人撩衣捂头,大声哀嚎,被蜇的地方立刻青肿起来。
  “哎哟哟,救命啊!”两个特务满头满脸青紫包,痛得直跺脚,走路东倒西歪,呼吸如同醉汉,不一会儿便头大如瓮,胳膊肿粗如路边泡桐树。
  附近西药店的坐诊的大夫赶来检查后摇头说:“上千只马蜂把毒囊留在他俩皮肤里,中毒引起肾脏衰竭和过敏性休克。恐怕没救了!”
  “除非!”大夫让人从茅房挖来稀屎,敷在特务脸上。
  赵济民一路警觉地四下观察,几番装着擦拭眼镜、提鞋,确认无人跟踪后才闪身走进纸笔店。
  余英正等的焦急,问:“安全吗?”
  “俺这没事儿,恁咧?”
  她神情急张地说:“胡老师刚才出事了!”
  胡翰之与余英约在豆腐汤馆见面,显然是特务捕捉到他的行踪,刚才在隔壁不远的悦来茶馆被捉住。
  “不好!”赵济民撩起布窗帷往外观察。
  很明显,敌人已经注意到这儿了。对面街道有不少佰生人在转达悠。左邻右舍突然多了些卖茶水、弹棉花、修雨伞和的补鞋、收破烂或挑馄饨担儿。
  “外面有特务,马上离开。”
  突然,外面有人在急促敲门。余英从坤包掏出手枪,打开后窗向外观察后说:“快,跳后窗跑!”
  “半小时后在三号隐蔽点见面。”赵济民脱下衣服,换上店员的褐色马挂黑长衫,戴上宽檐礼帽,迅速跳后窗跑了。
  余英临走时叫过中年店伙计,附耳交待一番。
  李金舟带特务踹开门冲入纸笔店,伙计先是一愣,而后脸色陡变,本能地想要跑,已经来不及了。警察、特务一拥而入,将伙计牢牢地按住,问:“姓啥?”
  “姓杨!”
  “可抓住你了!”
  “押回侦缉处。快!”李金舟怕迟则生变。
  从天亮一直到天黑,在难民屯挨家挨户搜捕的特务还未撤离。寒风刺骨,冷得要令,加之腹内空空,有的特务快坚持不住了。
  复兴街东段三号隐蔽点是陈志爵妗子家的一橦空房子。余英与赵济民刚碰面,啥还没来及说,就听到院墙外有“沓沓”的脚步声。
  余英从门缝隙往外看,已经叛变的原东区宣传部长宋亚民带着几个特务赶到,正提枪往院门里闯。
  “快撤!”
  “后门口也有特务把守。”赵济民观察后冷静说。
  “糟了,让特务给堵住了。”
  “英子,还有手榴弹吗?”
  “包里有一颗,是为以防万一。”
  “好,现在就是万一了。”
  “还不到万一。”情急之下,余英划洋火点燃灶间堆放的稻草和木柴。她挑火被浓烟呛得咳嗽,捂着鼻子说:“离院子西面不远就是“火会”(民间消防队),要不了两分钟“洋龙”喷水车很快会赶来灭火。咱们趁乱分开逃走。”
  “街上有巡逻队!”余英掏枪。
  “镇定!”赵济民伸手压住枪说:“不像是冲俺们来的。”
  烟腾火窜,灶火间像烤热的麦芽糖一样弯曲、塌陷。
  “嘟嘟嘟。”消防车摇着铜铃铛朝浓烟遮蔽的院子开过来。街坊听到火警纷纷端盆、挑水桶来救火。赵济民、余英趁乱逃走。
  赵济民在路边一间不起眼的“寿衣、旧货店’买了一身商贩行头换上,深色暗花棉长袍、外罩虎皮马褂。他紧往东疾走,混入十字街喧嚣人流中。苏联军事顾问讲“跟踪与反跟踪”课程时说过:一条鱼的最好躲藏地就是鱼群。
  
上一页

热门书评

返回顶部
分享推广,薪火相传 杏吧VIP,尊荣体验